2013年5月9日星期四

彌月蛋糕推薦-中式喜餅是幸福的完美縮影

  南來北往,發現也有許多種餅,手工喜餅最著名的當屬中式喜餅,俗稱粉酥或硬餅。它與佛喜餅推薦山盲公餅、中山杏仁餅、西樵大餅合稱四大名餅。南粵習俗,春節做炒米餅,後來變喜餅品牌成全年皆宜的零食。全家老少齊上陣,和樂融融來做餅。鐵鍋炒熟生米,石磨碾研成米粉,粉摻黃糖白糖紅糖,再加入花生等配料,壓入木餅印中,脫模後由木炭烘焙而成。舊時,午後喝茶聊天吃炒米餅,是一種閑適的享受。它口感香酥爽脆,令人回味無窮。所以吃了還惦記,粵語形容它“食過返尋味”。小朋友常因貪吃炒米餅而吃不下晚飯,著實讓長輩頭痛。

  “第一餅”的糕餅聽到見到許多,不過浙江溪口千層餅,喜餅和蘇州乾生元棗泥麻餅的確名副其實。

彌月蛋糕推薦  咱北京的糕裏能炫耀的,就屬江米面的艾窩窩和涼糕了。黃米或江米做的切糕、蕎麥面蒸的扒糕,還有棗糕發糕絲糕都比較一般。炸糕和綠豆糕非北京所獨有,而奶油炸糕當屬改良西點。

  經過數千年細化和改良,到民國時,傳統喜餅禮盒糕餅點心已形成近3000種獨具特色的地方風味品種,大概可歸為20多個類別。

  美點配佳名,泉州的紅龜粿、漢口的雲線糕、佛山的杏仁餅、嘉興的荷花糕、台中的太陽餅……光聽聽名字就令人垂涎三尺,食指大動。且在不同時令季節,須用相應糕餅來搭配。元台中甜點蛋糕朝歐陽玄的一首漁家傲,道盡其中情趣,“雪腕彩絲紅玉甲,添香鴨,涼糕時候秋生榻。”

  南北朝時的烹飪書《食次》,詳記米糕“白繭糖”的制作方法,“熟炊秫稻米飯,及熱於杵臼淨者,舂之為米咨糍,須令極熟,勿令有米粒……”北魏時期的大農學家賈思勰,撰寫出台中伴手禮世界農業曆史上最早的農業百科全書《齊民要術》,此書也是中國現存的最為完整的農書。其中記載了將稻米磨粉制作米糕的方法。顯然,古人制作米糕,也是先有米粒糕,後有米粉糕,逐漸演化而來。

  在老友的記憶裏,兒時糯軟而香甜的糖糕,是無法割舍的情結。他無法忘卻雪白的米粉從磨盤沿,如雪花般地飄出來,像霜一樣落在笸籮上。在阿婆粗糙而靈巧的手指下,一團團白色糯米粉和著五色餡料,從糕模中落出來,變成一塊塊花色的糖糕、年糕、荷花糕……為了融在迷戀他的糯米香氣味中,從能夠推動磨杆擡起舂樁的年紀開始,就幫著阿婆和媽媽磨粉舂米。飄散著清香的各式米糕,伴著他長大。他的書架上,還有一塊舊舊的桃木糖糕模,長方形帶著手柄,如同戲台上的令牌一樣。那是阿婆做糕用的模子。每年清明,他去上墳,一定要他的女兒幫他捧上這塊糖糕模,還有吃了便會口頰留香的幾粒艾草綠的青團子。

  曾在河坊街吃到著名的“定勝糕”,又叫鼎盛糕和定榫糕。松軟香甜,口感絕佳。是由米粉、砂糖和紅豆沙和了,用糕模壓成型後蒸得。相關傳說很多,一是,由南宋老嫗特制,為嶽家軍出征壯行色,糕面模印“定勝”兩字。二是,韓世忠吃了蘇州百姓所獻的定勝糕後,在黃天蕩大破金兀術。最妙的是,本屬於蘇州菜系的定勝糕,現卻躋身十八名點。定勝糕從宋代流傳至今逾千年,當時歐洲諸國的君臣們還只知道用黑面包蘸糖當點心吃呢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